佛教故事佛教知识 业的第三个特质 业不作不得 业的第三个特质就是业不作不得,没有造作一定的业因,就不会遭受相应的果报。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造作能感受苦乐的业因,那么就决定不会得到苦乐的业果。就好比没有种瓜不能得瓜,没有种豆不能得豆,没有种人天之因,... 04月04日26佛教知识 业的第三个特质 业不作不得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佛教故事佛教知识 业的第四个特质 业作已不失 业的第四个特质是业作已不失,就是说已经造作的业,业果不会自己消失掉。佛经中说:「纵经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」一个人已经造作的善恶业,在因缘没有成熟之前,绝对不会坏失,也就是说板上... 02月10日34佛教知识 业的第四个特质 业作已不失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佛教故事佛教知识 慈、悲、喜、舍就叫四无量心 这四个字「慈、悲、喜、舍」,就是叫四无量心。 那个慈呢,它就说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的因,因果的因,也就是说希望我们永远都居住在安乐里,种的因都是安乐的,那么以后结的果当然就是安乐的; 悲呢,是愿诸众... 02月10日45佛教知识 慈、悲、喜、舍就叫四无量心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佛教故事佛教知识 学佛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呢? 吃素是很好的,吃素的目的是不杀生,因为所有有生命的众生都不可以去伤害他。动物们因为牠们的因果业力,身为牛、马、猪、羊、猫、狗、鸡、鸭等等,牠们进入到三恶道的畜生道,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人类就要伤害牠的理... 04月21日27佛教知识 学佛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呢?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学佛受用佛教知识 我为什么得不到加持? 佛法上的法义有严格的规定,任何人不合法度是得不到加持的。为什么得不到加持?是什么原因带来的呢?就是自己修行上还有问题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太重,还没有去除,或我执太强,或修行不真诚,或对佛菩萨、对佛法还... 04月21日25佛教知识 我为什么得不到加持?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学佛受用佛教公案 车掉落184米深的悬崖 这类的圣迹公案实在太多太多了,不胜枚举,道之不尽。我现在就来说个公案吧! 有一位唐小雨,曾在成都军区汽车连当过汽车兵,当时是一个如法的修行人。一九九三年,他要进西藏运送物资,在临走的前一天晚上,他到南... 04月21日45佛教公案 车掉落184米深的悬崖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佛教故事佛教知识 佛菩萨有固定的形象吗? 其实说到佛菩萨的形象,和认识佛菩萨的问题,我这儿要分两个层面来讲。一个层面是佛法境界中的,一个层面是我们凡人世界中的。佛法境界中,比如说佛陀的报身像,有三十二大丈夫相,八十种随形庄严,还有菩萨们的法相... 04月04日24佛教知识 佛菩萨有固定的形象吗?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释迦传承佛教知识 佛法的修行本身就在生活中! 佛法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家庭里面,能够让佛法就足够的生活化吧。请问法师,针对这句话您可以稍微详细的给我们说明一下吗? 其实这个问题的概念是混淆的。我简单的说吧,怕复杂了,大家一时不好消化。这个问题要分两个... 04月04日22佛教知识 佛法的修行本身就在生活中!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佛教故事佛教知识 业的第四个特质 业作已不失 业的第四个特质是业作已不失,就是说已经造作的业,业果不会自己消失掉。佛经中说:「纵经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」一个人已经造作的善恶业,在因缘没有成熟之前,绝对不会坏失,也就是说板上... 04月03日27佛教知识 业的第四个特质 业作已不失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
学佛受用佛教公案 车祸致整车报废 这个公案的当事人是 Danny,他们夫妻两个都是南无始祖报身佛的弟子,他们也住在拉斯维加斯。Danny 是一个建筑师,他的妻子 Winnie 是会计。2018 年春天,南无始祖报身佛到拉斯维加斯的时候... 03月20日14佛教公案 车祸致整车报废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